本案例為行政院勞委會依據勞工保險局之查報,以某某美語短期補習班未為所屬員工於在職期間申報參加就業保險,違反就業保險法第5條及第6條第3項規定。
  • 台中地區10/27(一) 現場免費法律諮詢~名額有限(❁´◡`❁) 請點此連結加入LINE了解活動詳情~
  • 爭執所在:補習班員工是否屬就業保險法第5條第1項第3款不予納入就業保險之投保對象。

    法院見解

    法院見解:法院採否定見解,認為補習班之雇主仍然要替勞工投保就業保險,不適用就業保險法第5條第1項第3款不得投保之規定。其理由為按就業保險法第5 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受僱於依法免辦登記且無核定課稅或依法免辦登記且無統一發票購票證之雇主或機構者,不得參加就業保險,其立法理由在於該等僱主之工作場所不定,僱傭關係及僱主身份不明確,其就業或失業難以認定,故不予納入就業保險之投保對象。又依上揭法條明文規定可知,須以依法免辦登記且無核定課稅或依法免辦登記且無統一發票購票證之僱主或機構者,始不得參加就業保險。查本件原告既已依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第9條第4款規定,申經臺中縣政府以91年7月5日府教社字第09117392300號函准予設立,領有臺中縣政府短期補習班立案證書,此為原告所不爭,復有該立案證書影本附原處分卷可按,顯係已法辦理登記有案之僱主,核與就業保險法第5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情形即有不符,則被告以原告既係依登記有案之僱主,並無僱主之工作場所不定,僱傭關係及僱主身份不明確,勞工就業或失業難以認定之情事,非屬就業保險法第5條第1項但書規定排除參加就業保險之對象等語置辯即無不合,並無不法擴大就業保險法第5條第1項但書之適用範圍之虞,原告此項主張乃有誤會。又原告既係依法登記有案之僱主,而不符合上揭就業保險法第5第1項但書之規定,至其是否有辦理營業登記,即非所問,原告據此主張受僱原告之勞工,不得加入就業保險云云,洵不足採。

    1. 本案例為涉及九二一地震所生之國家賠償訴訟,被害人家屬主張大樓在九二一地震倒塌實因為混凝土之抗壓強度不及原設計強度,原結構設計有弱柱強樑之重大缺陷所致,雲林縣政府之工務局所屬人員在該等大樓與建中及核發使用執照時,未確實履勘,其執行職務顯有疏失。乃以雲林縣政府所屬公務員因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有違失致被害人等權利遭受損害為由,請求國賠。
    2. 本案例為某國立大學於96年6月21日通知聲請人退學之處分,聲請人於上訴時,向最高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遭聲請駁回。
    3. 本案例涉及請求行政機關更證或撤銷新聞稿所生之行政爭訟問題。事實發生於95年3月間上訴人(即原告)是一家以辦理金融機構債權管理服務為主要項目之公司(俗稱催債公司)。當時,金管會所屬銀行局人員會同經濟部商業司人員查核其財務及業務狀況時,發現上訴人內部會議中載有:「接電者如果防備心很強,通常家中債務不少,或者很寵愛小孩,要讓他瞭解事情嚴重性」等語,金管會以上訴人催收作業「涉有不當恐嚇內容」,有違銀行法第45條之1規定為由,函請與上訴人訂定委外催收契約之往來金融機構,包括中國信託等22家銀行及3家信用卡公司,應終止委託上訴人之催收業務,並於同日發布新聞稿。
    4. 本案例為有某筆坐落台南市之土地,於94年1月6日經台南地院強制執行拍賣,由某建設公司拍定取得,經台南市稅捐稽徵處按一般用地稅率,計徵應納土地增值稅,並函知台南地院代為扣繳在案。某銀行以系爭土抵押權人身,請求稅捐稽徵處依財政部93年之行政命令,核課系爭土地之土地增值稅為0元,稅捐稽徵處以本案不准所請,銀行提起行政訴訟。
    歡迎來電諮詢:04-2375-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