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執所在:民法第434條之解釋及適用。
法院見解:(最高法院96年台上字第1456號判決)
按租賃物因承租人失火而毀損者,以承租人有重大過失為限,始對出租人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四百三十四條定有明文。而民法上所謂重大過失,係指顯然欠缺普通人應盡之注意而言。系爭火災係因江○祥在房間內使用電暖器,其後在客廳用餐時,仍繼續使用電暖器達時分鐘之久,造成電力短路而引起,為原審認定之事實。果爾,江○祥並無不當使用電暖器之行為,僅係未注意電暖器是否用電量大不宜久用,能否謂其顯然欠缺普通人之注意,尚非無疑。次查,債務不履行為債務人侵害債權之行為,性質上雖亦屬侵權行為,但法律既另有債務不履行之規定,故關於侵權行為之規定,於債務不履行,並非當然適用。
本案例涉及債務人提供其所有之不動產為債權人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後,將該不動產出售第三人,並於預告登記後,交付其占有。等到債權人實行其抵押權,經三次拍賣均無人應買,再經以底價公告應買,亦無人應買。等到債權人再聲請特別減價拍賣,則可否認為第三人基於買賣之占有已影響抵押權,而請求將該占有除去?